第六十二章 云阳县

  说话间,店家就将两碗臊子面放在了两人面前。

  “大叔,大婶,你们慢用!”

  店家操着一口不太熟练的官话,招呼两人。

  没想到下一秒,乔老爷子却接口流利的用云阳土话问道:

  “小伙子,看样子你们这应该是夫妻店吧?”

  “嗯呢!叔,没想到您是咱这儿人呢!刚听您们进来时,都操着北方口音,我还意为……

  不过,您老说对了,这个小饭馆就我和我媳妇儿!

  所以,您二老慢吃!我还得去后厨帮忙,一会闲了,我再陪您老聊天!”

  店家边说着,就退回了厨房。

  等乔家众人面上齐了,乔老爷子却已经吃完了!

  由于此时也过了饭点,店里除了乔家人也没别人了!

  店主守信的又和乔老爷子闲聊了起来……

  “叔啊!看您老这托家带口的样子,是从北地徒迁回来得吧?”

  店家边给老爷子倒杯茶递过去,边寒暄着。

  “嗯!年轻时在北地当兵,就在那成了家。可是如今北地兵荒马乱得,还闹了旱灾。一家人都快过不下去了!这不才回来得吗?”

  乔老爷子本就打算向店家打听了解一些云阳县城近些年的变化。

  所以也就见能说的说了。

  店家听了他的回答,很是一阵惊诧。

  “哎呀,大叔,那你们可厉害了!从北地这么远的路,一路走回来。还能一家人平安到达,确实不易啊!”

  “哎,这一路的艰辛自是不必说。不过,好在有贵人相助,我们也算平安到达。”

  店家点点头继续道:

  “那也是,听大叔的意思,有三十来年,没回过老家了吧?”

  乔老爷子摸了一把胡子。

  “嗯!是有三十多年了。老弟啊,这云阳县城这些年有什么变化没有?”

  店家想了想回道:

  “近几年变化到是不大,只是前些年由于边疆战乱,我们这里征兵比较严重。

  还记得我小时候,经常有人进村拉壮丁。不过近几年好了,我们县令是个好官。”

  乔老爷子听了,心里不免咯噔一下。

  要知道店家小时候,正是他的兄弟们壮年时。

  “小兄弟,那你值得城北外的乔家岭吗?那边的人现在生活怎么样?”

  “乔家岭啊!听说过他们那边靠山。听说村民靠山吃山,生活的还不算太差。怎么?大叔,你是乔家岭的人。”

  见老爷子关心乔家岭,也大概猜出他的老家就在那一带。

  “是呢!噢,小兄弟,北街那个周家大车店现在还存在吗?”

  “在那,在那!这个周老板现在可厉害了,他不仅在我们云阳县有大车店,在最近的几个县城他都有分店了。”

  说起这个周老板,店家可是相当的敬佩和崇拜。

  “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你们做生意了。我带着这一大家子去周家大车店住一晚。采买些东西,明日再回乔家岭。”

  见来了客人,乔老爷子也了解了自己想知道的情况。就和店家打了声招呼,带着一家人离开了。

  “好嘞,大叔有空常来啊。”

  店家挥手向乔老爷子等人告别后,又转身招呼客人。

  “各位客官,里面请!看下吃点什么……”

  因刚吃完饭,从这里到北街也没有多远的路程,所以乔家人选择步行。

  一路从南城走到北城,也不过花了大半个时辰。

  远远的看见北街口,那个周家大车店的招牌。乔老爷子就笑指着对众人说:

  “到了,就是那儿。老二,你去多开几个房间。今晚我们都好好拾掇拾掇。休息一晚,明早再赶路。”

  “好嘞,爹!”

  乔长河答应着就接过老娘递过来的钱袋子。

  先一步去订了四个房间。

  等乔家人收拾寄存好骡子车,进去一看,傻眼了!

  原来这边的房间,不是那种大通铺的炕。

  而是每个房间配了两张大床。

  可这样一来,原本打算的男人两间,女人两间的房间,显然是不够了。

  乔老爷子见此一拍自己的脑壳,懊恼的说道:

  “哦,我忘了!这边的人一般不睡那种大通炕,都是睡这种床的。”

  说完又转头对乔长河说:

  “老二,你赶紧下去给掌柜的说一下,挨着咱们再订两个房间。”

  “好嘞。”

  乔长河签应着就下楼去订房间了!

  乔家众人就先进了房间,暂时歇息。

  一炷香后,乔长河回来就对老爷子说道:

  “爹!房间订是订到了,只是另外两间房在楼下!也只剩这两间下等房了!”

  乔老爷子想了想。

  “既然这样,那就,我们去住楼下,让她们女眷住楼上好啦!”

  说着就准备起身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