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节 炎帝

  话说这帝之园圃是什么地方,其实正是帝俊当日所留天庭宝库,经过昊天处心经营,颇有规模。英招早听过老掌司提及当年孔暄借着金乌太子之事,三言倆语便搬走了十分之四的库中灵宝。在老掌司添油加醋的渲染下,英招等天庭后辈对不周山闲云门有着莫名的畏惧,得知眼前这位正是孔暄师父,英招心中顿然七上八下起来。

  没走几步,英招猛然拍打着自己脑门大声道,“瞧我这记性,今日我与那神农之子伊奢石年还有约在身,圣人见怪,下仙得另行一步,还望圣人谅解。”

  闲云看英招维诺之样心中明悟,所谓劫富之事岂可半途而废,况且是闲云这样的洪荒招牌。

  闲云仰首哈哈一笑,拂袖落至英招身边拍拍他的肩膀,声音如同暖风般轻柔,“小英啊,没想到你如此重情重义,深居洪荒,却有如此觉悟,实乃我洪荒大幸,我若因此见怪于你,以后,我还有何颜面居这洪荒,护那天道。”

  说着,闲云再次若有所思道,“我在不周山便久闻神农之子仁义之名,琐事延误,未能如愿,今日有此机缘,可谓是天意如此,也罢,我与你同行而去。”

  英招头顶顿然画出几条黑线,心中暗骂此人真是无耻到了一定境界。当下无奈,只得干笑几声,推脱几下二人便向着华山而去。

  闲云途中径自思量,继黄帝之后,蚩尤带领巫族尽数归了我闲云门,逐鹿之战已成变数,如今只有这炎帝情况不知,天道茫茫,我这护法却像无头苍蝇一般,着实憋屈。想到这里,闲云心念一动,“难不成,逐鹿之数,转于我身?”

  想到这里,闲云惴惴不安起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逻辑来看,这么多人的命数都集结在自己一人身上,而自己停留准圣境界许久,看来即将会有突破。但是这就像怀胎的妇女,怀久了,会不会难产呢。念及此,他自嘲的笑了,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种凡人才会有的思想。

  而这时,远处的天边忽的升起红蓝俩道急骤的光芒,光芒在天空盘旋俩周,仿佛看到了什么,只是一慌神的功夫,二道光芒掉头便往西方而去,闲云心念一动便是追身而去,不料那俩道光芒竟似空气一般,在闲云追上之前,便蒸发于无形之中。

  闲云当即掐指卜算起来,不消片刻,他的脸上布满了黑云,他望着光芒蒸发的西方深深叹了口气,手从怀中掏出一个布袋模样的法宝,对着布袋,他细声念了几句,布袋便径直向着不周山方向飞行离去。

  英招此刻方才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看到闲云脸色阴晴不定,也不多问,二人一路急行,不消片刻,便来到一座烟雾缭绕,茂林密布的巍峨之岭,此岭正是伊奢石年所居,华山。

  这伊奢石年,正是后来与黄帝齐名的第一代炎帝,此人名义上,乃神农之子,但其身世,却也扑朔迷离。这华山与雷泽不过数百里之距,当日女娲于雷泽斗铁龙,声响惊动了正在华山游玩的神农之妻,任姒。任姒天生一双天眼神通,她好奇之下,登高而望,恰好见到了铁龙逃出天罗地网,使用那法宝金蝉脱壳。铁龙感应到有人注视,在逃入六道轮回之前,回首深深望了那任姒一眼,铁龙性,只此一眼,便让任姒感孕而怀。当日,任姒便在华山之上产下了伊奢石年。此事让她深感有愧神农,便定居华山,让侍女传话神农,十年之后,她定会回到部落甘受神农任何责罚。到了给孩子取名之时,这任姒回想起那天空巨大的龙蛇身,感慨自己即将面临的十年之约,便给孩子取名蛇十年。但是周围的侍奉之人哪知任姒心思,以口相传,阴差阳错,便成了伊奢石年。那任姒也将错就错,没有更正过来。

  这伊奢石年久居华山不问世事,日伴鸟鸣虫曲,创造了乐器,教人们礼仪。渐渐的,普天之下各路神仙都与他有了交往,每当初一十五,他的铁龙血统便会发作,适时,他全身将会被点燃,久而久之,他便得到一个称号,火德王。

  这段天机不知被何人偷天换日蒙蔽了过去,就连女娲,也算不到铁龙竟有香火残留洪荒,但是闲云所学演算之数乃是出自造化玉蝶,自然高人一等,推敲加卜算,闲云也便了解到十之五六,苦笑之余,便与英招纵身落至华山山顶一座草屋之前。

  屋内之人听闻声响,便走出一名面色和蔼双目尤为明亮的妇人,英招见到那妇人见礼道,“又来惊扰德母,敢问火德何在?”

  那妇人扫视向闲云,目光猛然一亮,俯身便要下跪,“不知圣人大驾光临,任姒未得远迎,真是礼数尽失。”

  闲云心中一凛,暗念道,“我已隐去圣人气质,却被这妇人一眼看穿,这天眼委实奥妙啊。”他扶手将妇人扶起笑道,“吾冒昧前来,只为见识火君圣德,敢问火君何在。”

  妇人道,“后山樵柴至今未归。”

  闲云对英招道,“尔且于此,我于山间随便走走。”

  说着,闲云便轻踱开步,行出了十几米之外。

  华山乃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华夏,中华之名便与这华山皆有关联,其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山间气候多变,颇有龙盘虎踞之势。不知不觉,闲云行于华山之顶,见山顶有一莲池。

  这莲池也好生奇怪,池中之水腾起了丝丝缕缕的白色雾气,雾气之中笼罩着一莲,而这里莲,竟是石化而成。

  闲云大感好奇,念了个避水咒渡入水池近视石莲,却见那石莲的莲叶之上,竟有水珠渗透而出,水珠聚少成多,等积攒到了一定数量,便落入了水池之中,汇成池水。

  水养莲,莲生水,自养生息,无穷尽也。

  闲云脑海中顿然灵光一闪,好像把握到了冥冥中的某种规律,他就那么站立与水池中开始沉思,不知不觉,那些池水竟渗透过他避水咒的那层保护膜,蔓延到了他全身。

  不消片刻,一尊闲云模样的石像,代替了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