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同餐 第三节

  坐在镜子前梳妆,我一边打量着镜子里的我,一边问青荇:“戴这个紫的花好看还是这个红的?要不要在这里插个簪子?配这对珊瑚珠的耳坠子好看吗?……”不知何时我已经习惯了古人的打扮,并且觉得研究怎么戴这些珠珠串串是件很好玩的事。

  青荇一边给我打着辫子一边笑道:“你这又是去见那位福九爷吧。”

  “是啊,前天约好今天一起出城的。”我答完青荇的话觉得有些不对劲,抬眼看到她促狭的笑脸,脸一红,说:“我平日出门不也打扮的吗?”

  “你这算不算不打自招呢?我可没说什么。”青荇假模假样的叹口气道:“平日总是嫌弄头发麻烦,一到去见某个人的时候,又不嫌麻烦了,唉,从没见这么老实的坐在这任我摆布过。”

  “我,我哪有……啊!”我猛地回头看向青荇,却忘了自己的辫子还在她手里攥着,一下子扯得生疼,忍不住吸了口冷气。

  来到约好的见面地点,福九已经在等着我。

  自从上次在那家小菜馆遇上以后,福九每隔几天就派人来约我一起出去。他的理由是让我带他去我知道的施粥棚子,考察灾民情况。这个理由似乎我无法拒绝,可是其实现在我自己也不知道,如果他不是用这个理由,我会不会还跟着他出去。

  到了见面地点以后,我上了他的马车,向城外走去。

  马车里,他坐在中间,我坐在靠门的边缘,保持着绝对的距离。其实自从上次我告诉他我是博果尔的未婚妻以后,他就没再对我怎么样,这几次见面他也都是彬彬有礼、客客气气的,当然除了斗嘴的时候。但是与他保持着距离好像成了我的习惯,无论何时都尽量与他保持一臂距离以上。这一臂的距离,是防止他能一把捞过我的距离。有时候我也搞不清楚,我到底是在防备他,还是在提醒我自己。

  在我的指引下,目的地很快到达,不得不说,福九的车夫技术也是很高的。

  今天的灾民数量好像又多了,黑压压挤在一顶临时搭起的棚子前,棚子都好像要被挤倒了一般。正在煮粥的几个庄丁拼命维持着秩序,可是还是不停有人在挤。

  据说这个庄子的主人本是包衣,后由于家里长子立了战功,一家人蒙皇上下旨解放了家族的包衣身份,且封了地产。因为同样是受苦人出身,所以格外同情这些难民,一直施粥至今,并且态度十分好。由于他们家也才刚刚发迹不久,家中粮食并不多,庄里人吃的其实和这些难民吃的是一样的。

  我向福九感叹道:“美国的杰克•伦敦……哦不,是有一个名人曾经说过,把一根骨头扔给狗不叫博爱,博爱是在你和狗一样饥饿的时候与狗同时吃一根骨头。这家主人做到了。”

  福九笑道:“哪个名人说过这样的话?我怎么没听过。该不会又是你杜撰的吧。”

  我眨眨眼反驳道:“你没听过就代表没有吗?再说,天下名句还不都是由人杜撰出来才能流芳百世的嘛,怎么偏偏我杜撰不得?”好吧我承认这句话改编自贾宝玉的名句,曹雪芹大师您会原谅我的对吧?……

  福九摇头笑道:“我总辩不过你。不过你将这些难民比作狗,听起来总有些不妥吧。”

  我摆摆手说:“哎呀不过是个比喻句嘛,你那么较真干吗?……”话还没说完就被后面飞快跑过来的人撞了一个趔趄,那人非但不道歉,反而还嫌我碍事似的推了我一把,手捧破碗直奔粥棚而去。本就拥挤的粥棚又起了一阵骚乱。

  看在他饿极了的份上,不和他计较。我稳住身形,掸了掸衣服上的灰,抬头看看摇摇欲坠的粥棚,叹道:“再挤下去这棚子真就塌了。”

  福九书呆子气发作,走到那群难民身后喊道:“粥还没煮好,大家先别挤,等一等。”“大家一个一个来,不要挤,越挤越乱”……可是有谁理他,该挤的还是挤。其中一个被挤在后面的回头尖声道:“不挤?不挤就他|妈被别人抢去了!”福九的仆人一见有人对他们的主人不敬,纷纷抡起拳脚要将那人揪出来,福九一个眼神制止住,看着依旧在拥挤的灾民,神情颇为受挫。

  我见状,默默四下观察了下地形,发现灾民们都挤在锅前,就沿着墙根走到棚子的最里面,大喊一声:“别挤了,再挤今天就不施了!”

  灾民们都是一愣,场面霎时间安静下来,待他们发现我只是个女孩子,又嗡的一声继续挤作一团。我颇感泄气,谁让这个时代重男轻女呢。

  福九沿着我的路走过来,学着我的样子也大吼一声:“别挤了!再挤今天就不施!”他神情中透出的威严一下子震慑住了挤在一起的难民,我看着也是一愣。

  我见势从一个庄丁手中接过勺子挥舞着道:“快,去排队,老人小孩在前面,女人在中间,男人在后面,我们爷说了,不排不施。”

  福九眼神威严的一扫,众人果然乖乖的按我说的排了队,有个别不排的,我一个眼神过去,福九的随从就把那人揪了出来,干净利落,真是训练有素啊。

  施粥过程和谐的进行着,本来焦头烂额的庄丁这下高兴起来,纷纷向我们表示感谢,同时又对我们的出现感到奇怪。

  一个庄丁跑去把他们的主人叫过来,主人是个瘦小的老头,一看就知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他看着衣饰华丽的福九怔了半天,结巴道:“这,这位小爷,帮我们解了围,小老儿真是,真是感谢的很啊。”

  我们被老人家请到庄子里。

  房间里还摆着饭桌子,桌上放着两碗稀粥,还有一碟茴香豆,看样子老人家正在吃饭,应该还有女眷,见我们进来就避了开去。福九看着桌上的东西,问道:“你就吃这些?”老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这些挺好的,比起外面那些人,我还有碟茴香豆,呵呵。”

  福九端起那碗粥看了看,张口就要喝,老头连忙抢过碗来,连连说:“这个脏,您要想喝我再去给您盛一碗。”说着就跑去拿了个崭新的瓷碗,给福九盛了满满一碗。

  福九接过碗喝了一口,没有说话,坐了下来。我说:“刚好我们都还没吃饭呢,不知可不可以在这里蹭一顿饭吃。”老人家连连点头答应,说:“还从没有您二位这样的富贵人家在小老儿家中做过客呢。”喊着他的老伴要给我们杀鸡吃。我们再三拒绝他才不再坚持,颇局促的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吃饭。

  福九和他聊了聊施粥的事,这老人家生性老实善良,施粥时不愿起冲突,所以尽量紧着别人,才会让他门前的难民又多又乱。我劝道:“您是行善做好事,又不是做亏心事,没必要怕着他们。该硬气的时候要硬气才不会被人欺负。”

  老人家却笑了笑,说:“都挺不容易的,我这也没吃什么亏,就随他们去吧。”在他的善良隐忍面前,我瞬间觉得自己渺小多了,就不再多说什么。

  “听说老丈家里原是八旗包衣,是儿子立了战功所以被解了包衣身份。”福九问道。

  “是啊。如今我那儿子又跟着简亲王上了战场,我在这边施粥,也是为了能为我儿子积德行善,希望他能活着回来。”提起儿子,老人家又是骄傲又是心疼。

  “现如今灾民越来越多,多半也是由于打仗造成的。我儿子来信说,仗打到哪哪的村子就没人了,他们有时没了军粮也找不到吃饭的地儿,就啃树皮吃草根,当官的却有酒有肉……唉,不知道这天下啥时候才真正太平啊,那些官老爷们过的日子啥时候咱老板姓也能过上?……”

  一时间都陷入沉思。

  若说这当官的过的日子老百姓什么时候能过上,就算在21世纪的现代也未必能达到,官永远是民仰望的,说什么为人民服务,不过是骗人的一种政治口号。若真的是民主的,是官为民服务的,又怎会有那么多人都想着要当官呢。真正的平等,不过是人们的梦想罢了…...回过神发现自己想远了,福九和老人家已经换了话题。

  等我们离开的时候,老人家发现福九好像很喜欢吃他做的茴香豆,就用纸包了好大一包送给福九,腼腆地说道:“没啥送的,就拿回去吃个新鲜吧,我做这茴香豆的手艺比我媳妇还好呢。”福九欣然收下。

  回去的路上,福九笑道:“你今天那一嗓子真是威风啊,让我很意外。”

  我叹气道:“那也不敌你的威力啊,你的才镇住了场面。”

  “我也是跟你学的嘛。”福九看着我道:“有些事情我以前想得太简单太理想化了,其实想起来和做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

  看到他开窍,我立刻得意地拖着嗓子摇头晃脑道:“嗯——孺子可教也——”他皱着的眉头这次终于真正舒展开来,我看着他眼底的笑意,也终于舒了口气。

  过了几日,我听说那位施粥的老丈得了皇上的赏赐,赏了几亩田产外加几十石粮食。我问福九是他将这位老人的事告诉皇上的吗,福九说是,末了又说:“你看,咱们皇上不是只顾着选妃封后娶老婆的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