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铁晓旭讲故事1

  在西安转了几天,三人正在谈论下来是先去东线玩还是先去西线玩的时候,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我是铁晓旭,你们是在西安吧,我在钟楼饭店,有事请你们帮忙。”

  陆强他们三个一听有事,有事好呀,这不上班不上学真有点不知道干什么了,有事好,什么事都行。

  陆强一见铁晓旭:“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好像在地球上就没人找不到我们。”

  “哈哈,好像你们干什么,最好查,可能云海研究所跟你们的人多。”铁晓旭笑着。

  张星宇不管那些就想知道要干什么。

  “要我们做什么,是不是要打仗?”

  “还有几天,几天后你们帮我拿走一个芯片。”铁晓旭说道。

  “这里有百利福过来的人?”陆强有点不可思议了。

  “是的,这个芯片现在对安装的人是有益的,但是以后会造成安装的人完全失控,就像郭晓峰的复制人那样。”

  “我知道很多事情也许你做的是对的,但是每个人都要有判断自己行为的权利,我们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对于接下来的事情很不好做出判断,起码我们都有自己的是非观,所以我想让你把要我们做的事前前后后都告诉我们。”

  铁晓旭听到这里很犹豫,要是自己改变了历史,那么以后会怎么样呢?不过什么都不说就要别人帮自己这有点不可能。

  “我告诉你们也可以,但是要约法三章:

  一, 你们知道的事,只有你们知道,不要再告诉别人了。

  二, 这里有些事我告诉你们,结果有可能是不好的,但你们不能去改变。

  三, 不是所有事情我都知道真相,我只是一些事情的经历者,不可能所有事情都是我所了解的那样,所以你们要有自己的判断。”

  “这个约法三章我答应。”陆强认为铁晓旭说的很客观,就算铁晓旭不说这三条也该遵守。

  铁晓旭点了点头开始讲述。

  清代有家晋商五代富贵但从没有人做官,到了清朝末期,也算家大业大。一日在长安附近,遇歹人打劫,被当地村民所救。为感谢村民出资修了一条石板路,回家不久其子多年本科举无望今却高中探花,故那个村更名为石板探花村,岁月变迁,民国河南大旱,灾民涌入陕西。石板探花村附近人越来越多。当地变成一个镇名叫探花镇,当初修的那条路附近更名为石板巷。

  由于人口众多,耕地不足,石板巷成了三教九流聚集之所。当地有个姓程的外来户,一直以收破烂为生。此人以前在北平混过,认识些八旗子弟,别的没学会,倒是能认识几种古玩,这破烂收着收着倒收到些好东西,家境慢慢也殷实起来。

  一九四二年河南大灾,有大量灾民涌入陕西,程家人心善收笼了不少难民,灾民闻之蜂拥而来。一家再富在大灾之年也养不起这么多人,何况程家家境一般,一日程家家主和附近关系较好的几个大户坐在一起正愁眉不展,一个庄丁来报,有人前来拜访。

  来人愿意用五百担粮食换千名难民,不限男女,最好一户一户的,说是自己要佃户,家里地种不过来。程家家主大喜,结果一下粮食没问题是给了五百担,去的人居然快一千五百人。主要是当地也没办法安置那么多人。其中有两个是程家的心腹,毕竟不知道对方底细,想看看是谁家。然而这一去竟然是两年无音讯。到了第三年有个当初和换粮食的人去的人回来了一个,叫丁二然。

  据丁二然所说那边不愁吃喝,并且人不会得病,还有长生不老的可能。

  2008大地震那年,有个从百利福来的人来找过他们不过那时候大家对这事都有点不信也没人去。2011年的时候唐韵出生,唐韵就是砧爷的孙女,不过这里没人知道,母亲难产,生下来当妈的就眼看保不住了,那人又来了,救了唐韵的妈,不过生产的时候元气大伤看着活不了几年了。他说能救,不过还是要去那边。

  于是程家就剩了唐一竖和唐韵两兄妹在这边。期间程家一伙人做了一件事,为了挣钱去修复古董,但是不是真的修复,就是把一件古董造出来很多仿制品,然后将古董打成碎片,每个仿制品中又加进去一个真古董的碎片。这样每个原来的假古董就成了修复品。这里唯一的难点就是把古董碎片镶进仿制品中,而这里最难的阶段就是把仿制品磨出一个刚好可以放入真古董碎片口子。这项工作就由混进程家的丁二然做到了。

  程家一伙挣了钱,出去大吃了一顿,在吃完饭以后在附近的一家体育馆打球,由于丁二然身体中有芯片,所以学东西极快,居然和香港羽毛球公开赛击败田厚威获得冠军的李宗伟打了个难解难分。有人把段视频拍下来放到了网上。

  丁二然这家伙身上有芯片,但是又比一般有芯片的人计算能力高很多,思维能力也更好,完全不像一般带芯片的人。砧爷一直怀疑这个丁二然有问题,想要杀了他,派了好几个也是带芯片的胜利者,但是就找不到他,这视频一发,这不就找到了。

  唐一竖认识了个朋友叫吴阳,这吴阳的父亲是个人物。叫吴丰国。

  在煤老板中,吴丰国是个传奇。

  吴丰国用四成款订别人家的煤。在三个月内付完六成款,出的价也不低,这种事太不正常了。

  吴丰国按合同把剩下的钱按月准时结给其他人。等于说自己的煤买的钱全都贴进去了。

  头一批煤款结到六成时,个个煤老板赶紧发给吴丰国第二批煤,有的都有心给他降点价,可吴丰国没提,其他更不会主动张口。

  遇到吴丰国这样不正常的客户,高兴是必须的,就是担心被别的煤老板挖走,所以每个煤老板从来不会跟别的煤老板提半点吴丰国的消息。后来大家才知道,其他煤老板跟自己想的一样。

  没多久,煤价开始持续走低,老客户流失的厉害。一打听,是有人坏了规矩,出煤的价格低于成本价。按跳楼价卖煤,那不是自杀吗?

  谁这么狠?就是吴丰国。

  五个月后,他的公司在伦敦上市,八个月后,他旗下的能源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