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念家

  喝醉了酒总是有些好处的,虽然会很是难受,不过,不说别的,喝醉了酒的夜晚,总是会很长的,一个梦,做不完,一直一直地做下去,直到梦境的结束,这样看来,醉酒似乎并不亏的样子。

  喝多了沉醉不醒的郑延卿就是这样,身体很是难受,不过梦境中,倒是欢快。

  梦中,流经有什么呢?

  凝视着郑延卿的睡颜,萧铃儿有点方。不知道这孩子在做什么梦,居然一脸幸福的微笑。

  啊,好想把他摇起来问问,都怪他啦,为了照顾他,自己都不能睡觉,好烦哦。

  梦中的郑延卿可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萧铃儿在碎碎念着埋怨他,梦中,他回到了故乡,那个生他养他,那个格外美丽的地方。

  一切的开始,从最初进行。

  在小时候,他便是一个安静的存在。

  他也喜欢玩闹,不过这是很小的时候了。家里的情况让他不能展露笑脸。娘亲是个很温柔的女人,爹爹也是个很好的人,不过他们好人没有好报,他们总是赚不到钱。家中有太多的孩子,姐姐是家中老大,她从来没有读过书,自小就帮着爹娘做活,也没见她玩过,她的人生,感觉自打出生就是为了干活,除了干活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了。家中弟妹还有一大堆,都是小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在外面大笑着奔跑。

  他从未见大姐笑过,他曾经有问过大姐为何不笑,大姐没有表情,淡然地扭头看着他,淡淡道:

  “若你也是家中长子,想必你也会这样的,没有表情。”

  他当时只是个小萝卜头,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是他并没有去问,只是安静地从厨房出了去,安静地回到了自家门口,他喜欢的那个阶梯上坐下。

  门外的世界很美丽,这一点毋容置疑。他喜欢这个台阶,只是因为可以看的更加远一点,可以看到自己的家乡更远的地方。

  这个小村庄很小,但却有很美的荷塘,一到夏季,整个池塘里都开满了洁白的莲花和粉色的荷花,莲花下有莲叶衬托着它,荷花被荷叶所拥抱着,真的是及其美丽的,像一池子漂亮的精灵,在水面上飞舞,摇曳,尽情舞动着身姿,给人献出了各自的美丽,不遮掩。美虽美,却并不妖艳,并不妖娆,他不由想起了一句话,那也是他那个年纪里唯一记住的一句书中的东西,虽然也是听伙伴们炫耀时记住的。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虽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不过他觉得,这句话用在这个东西上刚刚好,好像完全是为这个好看的东西定做的一句话呢。

  他想读书,从小伙伴们炫耀的时候就想,从姐姐看着那些书生的时候就想,从看到那些人穿的书生的衣服就想,从看到这池荷花莲花的时候就想。

  他也想为莲花和荷花做出优雅的称赞诗句。

  他还小,并不知道读书的费用很高,他们家完全无法支持,所以她告诉了爹爹,他想读书。

  爹爹乍一听他这么说,并没有说话,只是闷闷地低头吃饭,倒是他的大姐,冲上来给了他一巴掌,随后,是劈头盖脸的一顿大骂。

  “家中的困难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还想着读书?!怕是羡慕那些富贵人家的娃娃了吧?他们有什么好羡慕的?姐姐长这么大,也没摸过书,你还想着读书哪?有本事自己挣钱去读书!没有本事明天就跟着我去地里干活!”

  爹娘阻止了大姐接下来的话和动作,安抚郑延卿,让他不用担心,读书的事他们会想办法。

  郑延卿见机会来了,自然开心的不得了,匆匆几口扒完了饭,就开心的跑出去和朋友分享快乐了,然而他丝毫没有注意到爹娘难言的模样。

  那天晚上几乎家里所有的人都没有睡着,爹娘和姐姐自然是愁的睡不着,郑延卿则是开心的拉着弟弟妹妹念叨了一夜。

  第二天,爹娘用东拼西凑的钱,给他报了名,让他得以去读书。

  他第一次接触到书本,感觉格外神圣,整个人小心翼翼的,手都不敢往上放。

  那个小心的模样惹笑了夫子和比他大的学长等人。

  后来,他便跟着他们一起学习了。

  不过没有几天,娘亲的病倒,让他懂得了家中的贫困和读书的难处。

  娘亲突然就病倒了。

  那时候他还在书院中读书,大姐跑过来找他,他才知道家中出事了。

  匆匆卷了书跟着大姐跑了出去,大姐告诉他,家中为了给他上学,已经没有钱给娘亲治病了,他这才知道家中究竟是有多么的贫困,也算是懂得了,自己有多么的不懂事。

  从那天开始,他便退了学,将退回的学费给娘亲看了病,买了药。

  娘亲病了的这段时间里,爹爹和大姐负责挣钱,他负责在家照顾娘亲,为娘亲熬药。

  也是从那天起,郑延卿不再出去玩耍,他就静静待在家中,安静地陪伴着娘亲,在娘亲身体康复之前,守着家中的地,默默农耕做活。

  大家都说郑延卿变了,变得懂事了,不闹腾了,学会给家里帮忙了,成熟了,老练了。可是他们没有看出来的是,郑延卿再也不笑了。

  笑,有什么好笑的?家中都因为他才更加贫困,面对这些,教他如何笑的出声来?无论如何,他都做不到这样没心没肺。

  他以为他将继续这样下去,没想到,总有一个人会改变他的生命轨迹。

  领居家有一个老人,据说年轻的时候是个琴师,在城里给富贵人家当琴师,老了就回来了。他也没有收徒儿,当然,面对一个穷困潦倒的老家伙,也没人愿意做他的徒弟,不过他倒是不在乎,只日复一日地抚着他的琴,哼着他的小曲儿,过着他的穷苦日子。

  那天,那时候郑延卿已经长大了些,他务农回来时,在门口被那个老琴师叫了住。

  “喂,少年人啊,你等等,先别走!”

  郑延卿听到声音停下了步子,看向了老琴师的方向。

  “请问,是您叫我吗?”

  虽然一肚子疑惑,疑惑他为什么突然叫住他,但他还是颇有礼貌地和他进行对话。

  “咳咳,是那样。”老人咳嗽了声,笑眯眯地看着郑延卿,“我想要收一个徒弟,跟着我学习琴技,我看你不错,是块学习琴技的好料,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同我学习?”

  学习琴技?郑延卿一愣,这种事情他可真的没有想过。

  “抱歉,这种事情我并没有想过,还有,我家也没钱让我学习这个,不好意思,您可能要找别人了。”

  礼貌地拒绝了他,卖处步子就要离开时,老琴师忙不迭的喊住了他。

  “喂!——少年人哪!跟着我学琴技我不收钱的!你想要尝试的话,尽管来找我就是了,除了你,别人我不会收的!”

  郑延卿听到这句话,脚下步子一停,随后,还是自顾自地走了。

  琴师吗?听起来还不错。

  微微弯了嘴角,他觉得,这个大可一试,即管试试也是可以的,腾出些空儿便可以了吧?

  随后,他便寻了空儿,前去找到老琴师,说想要一试。

  老琴师自然高兴万分,为他信手抚了一曲,只是信手拈来的曲子,便得了郑延卿的心。

  自此,一见如故便是形容了郑延卿,得知老琴师真的不收学费,郑延卿便安安静静地拜师学艺,一学就是好多年。

  十四五岁,郑延卿已经是个大人了。那时候的他更加的不苟言笑,却习得一手好琴技,随手一抚,便是一首绝佳的曲子。

  老琴师常常笑着道:“郑延卿啊,你已经学到了我所有的东西,你出师了,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琴师了。”

  为此,他也是略有几分骄傲自豪的。不经意间就学会了一向技能,或许这项技能不久后,还能为家里谋取一些钱财来养家糊口。

  这个机会很快就到了。

  为了给家中赚钱,让家人过得好一些,他与村民一起进京,他顺利得以谋取到宫中的琴师职位,并且顺利地成了圣上的专属琴师。

  不过后面发生了太多的事,他又从圣上的专属琴师变成了二公主萧铃儿的专属琴师,虽然待遇真的不差,那个二公主他也是喜欢的紧。

  他梦见他与家人们团聚了,身边还有与他一起的萧铃儿。家中生活好极了,弟弟妹妹们上起了学,大姐也不愁家中的钱财问题,露出了不曾见到的笑容。

  或许他是个无能的人,可是无不无能有什么关系?这个无能的男人,只要能养活的起家中的一切就好了,剩下的,随意便好。

  哦,不对,还有——他的萧铃儿。

  保护了怀中的女人,脚下的土地,这才是真正的男人必须拥有的东西,他,也能做得到。

  缓缓睁开眼睛,入目处,是耀眼的阳光,和比阳光还要耀眼的萧铃儿,耳边,还是家乡的风声雨声,依旧。

  那个家,那个村子,他何时才能回去的了?

  不管多久,我用会回来,所以,一定要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