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月涧山避暑

  “步小姐,听门口侍卫通报,说有一位小公子找你。”秋月走进房间道。

  “小公子?”步清漪闻言一愣,她何时认识这么号人物?

  难道是宿凌来找她了?

  想及此,她不由忐忑起来:该不会是师傅让他抓自己回去的吧?

  “小姐,您可要见?若是不想见,我替您去回他就是了。”

  “我自己去看看。”步清漪说着,便向外面走去。

  一路上,她都在紧张的想着用什么借口才能不跟宿凌回去,但真见到他们口中的小公子时,一切的理由和借口却都用不上了。

  只因来人不是宿凌,而是、女扮男装的符灵儿。

  步清漪松了口气:“你这些日子都干什么去了?”

  “你跟我走就知道了。”符灵儿故作神秘的带着她往热闹的街上走去。

  步清漪问她什么她也不说,只说到地方再慢慢聊。

  步清漪还只当她要带自己去什么酒楼茶馆之类的地方,没想到最后二人竟站在了名为倚梦楼的牌楼下。

  “倚梦楼?”步清漪将牌匾上的字念了一遍,震惊道,“这、这是青楼?”

  看着她震惊的模样,符灵儿赶紧解释:“清漪,你别误会。它以前是,现在不是了!”

  “何意?”

  符灵儿笑的眼睛都完成了月牙:“因为我把她买下来了呀。”

  买下来了?步清漪不信,道,“一家青楼,九百多两银子就能买下来?”

  “本来是不行的。但是因为这家青楼快倒闭了,而且我答应老鸨让她继续留在这里,赚了钱我们五五分成。”

  听她说的津津有味,步清漪忍不住扶额:“你说你想干的事,竟然是当青楼老板?”

  “当然不是。”符灵儿一脸正色,“我是为了解救这些可怜的女子,我把这里改造成歌舞坊,还请了一支乐班子,我还编了几只舞蹈,她们都很用心的在学呢。走吧,跟我进去看看。”

  步清漪跟着她进到楼中,一眼便见十几名身着水袖云裳的美丽女子,正在翩翩起舞,又闻得管弦之乐声声入耳,便知符灵儿说的不错。她静静的看了一会儿,也不由被这曼妙的舞蹈给吸引了。直到乐声停歇,符灵儿唤她,才回过神来。

  符灵儿嘻嘻一笑,道:“连清漪都看入迷了,我想这支舞肯定会很受欢迎的,等到十六开业那天,就把它作为开场舞好了。”

  “十六开业?”

  “嗯。毕竟练舞也是需要点时间的,而且我还想写一首歌让梦月来唱呢,你不知道,她唱歌真是太好听了,如果在我们那儿,一定是很受欢迎的歌星。但是那些个歌太俗气了,吸引不了文人墨客。”

  “这月中旬,我要陪寒王爷出门一趟,估计来不了了。”话毕,见符灵儿一脸失望,便又笑着补充道,“虽然来不了,但是我可以送你一支歌,作为补偿。我想这首歌,在云城应该没有什么人听过,更说不上俗气。”

  闻言,符灵儿面上露出些许兴奋之色,追问道:“什么歌?快唱给我听。”

  步清漪有点不好意思,扭头看了看正好奇的看着这边的众女子,对她道:“这么多人,我……”

  哪知符灵儿完全没弄明白她的意思,还挥手让她们都过来,为步清漪充当听众。

  看着众人尤其是符灵儿期待的眼神,步清漪也不能在说什么了。清了清嗓子,便轻声唱了起来:“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歌声渐歇,但楼中依然回荡着些许残音。

  “清漪,你从没告诉我你唱歌还这么好听!”符灵儿一脸崇拜的看着她道。

  步清漪被她猝不及防的夸奖闹了个大红脸,只得握拳抵唇轻咳一声掩饰尴尬。

  “姑娘的这首词曲我从未听过,不止是何人所作?”

  声音婉转温柔,仿若流风之回雪。

  步清漪抬头循声望去,只见那女子面容姣好,发挽珠簪,身姿窈窕,看起来约莫有二十一二,比自己年长几岁,便问道,“你是梦月?”

  “是。”梦月微笑点头,“原来小老板跟你说过我?”

  符灵儿道,“我只说梦月姐姐唱歌好听,你就猜出来了?”

  步清漪道:“梦月姑娘的声音婉转温柔,令人过耳难忘,我想,整个云城,也找不出几人来。”

  梦月颔首一笑:“姑娘过誉了。”

  符灵儿摇着步清漪的衣袖,“清漪,你还没说,你那首歌是谁写的呢?”

  步清漪无奈一笑,答道:“只是跟师傅云游时听一个卖艺的歌女唱的,当时我还小,只觉得好听便在心里记了下来,长大后才领悟到其中的韵味。”

  此时的步清漪自然想不到,她教给梦月的这首歌会风靡云城,乃至边近城池。

  五月十六是个好日子,宜出行,宜开市。

  步清漪坐在徐徐前行的马车上,和云澈单独同处一室,她略有些不自在,手心都冒出了细汗。

  马车上垫了厚厚的软垫,中间放着一张四方案台,云澈一手支在案台上握着一本翻了大半的书,另一只搭在膝上,偶尔抬起翻开新的一页。他俊美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眸光淡淡的落在书卷上,连呼吸也十分清浅。

  步清漪为了打破这种静谧的尴尬气氛,故意找话题道:“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云澈并未抬眸,淡淡道,“月涧山。”

  “去山上?”步清漪有些错愕,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这么热的天,云澈居然是要带自己去山上?

  云澈没有答话,不多时,马车外传进了常平的声音:“步小姐,我们不是去山上。月涧山下有一处别院,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我们王爷……”

  “行了。”他话未说完,已被云澈蹙眉打断:“常平,你今日话有些多。”

  “属下知错。”

  步清漪虽然心中很是好奇常平接下来要说的话,但见云澈蹙眉,也就没有追问,而是转移话题道:“我们已经走了半天了,什么时候可以到月涧山?”

  常平答道:“日落之前便可到达。”

  步清漪点点头,见云澈眉心已经平缓,犹自看书。便微微侧身掀起窗帘将脸转向窗外,支起手托着下巴,打发时间般欣赏起路上的风景来。

  月涧山,离云城约七八十里路,山下有一处无名别院,门前几根野竹,几簇野花。一架小桥。桥下是潺潺流水。

  步清漪走过小桥,来到别院前。没有她以为的雕梁画栋,在她面前的只是如寻常人家的小院儿,白墙灰瓦,衬着这小桥流水,透露出一股田园气息。

  “怎么,不习惯?”

  步清漪回头,正对上云澈微微带着点笑意的眼眸,来到这里,云澈仿佛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居然也能从他的眼里看出丝丝笑意,步清漪惊讶的同时也不忘反驳他:“王爷都能住的惯,我怎么会住不惯?”

  正说着,余光忽然瞥见常平夹着马车掉头往回走,不禁疑惑道,“常平他去哪里?”

  “自然是回去。”云澈淡淡说着,已缓步走进院中,推开大门,屋内桌椅陈设一应洁净如新,桌上,甚至还有冒着热气的茶水。显然,在他们到这里之前,已经有人来收拾过了。

  步清漪冲到他面前:“你的意思是,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

  “你难道,还看到有别人在?”云澈瞥他一眼,从从容容的在桌边坐下,端起茶杯姿态优雅的喝了起来。

  他倒是也不怕茶水有毒!步清漪腹诽一句,忽然想起什么,惊愕的问道:“我记得你之前说要住上一段时间?那谁来做饭?”

  “你这话问的有点多余。”云澈淡淡评价道。

  是了,难不成还指望他来做饭?步清漪一拍脑门:“这么说,你带我来、是把我当、当丫鬟使?”

  云澈没回答,但看眼中神情,步清漪已经可以确定了:他就是这么想的。她本来以为经过这些日子的努力,云澈多多少少对自己也有些意思,所以才带着自己出门。结果呢,人家只是缺少一个得心应手还会医术的丫鬟!

  说起来还要怪顾灵均,老让自己给他送参汤、端茶倒水什么的,一来二去的,他还真就拿自己当丫鬟使了。

  但此时再抱怨这些也没多大用处,既来之则安之,反正洗衣做饭,端茶倒水这些事她以前也不是没做过。

  现下要紧的是先去厨房看看油盐米菜都准备了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怕这个没生过火做过饭的王爷,不明白这个道理。

  想着,步清漪赶紧往屋外的厨房走去,推开门,检查了一番,见油米盐茶、瓜果蔬菜一应俱全,连柴火都码的整整齐齐,这才松了口气。

  此时已是傍晚,寂静的月涧山下自然看不到寥寥炊烟,但步清漪也知道,该是做晚饭的时候了。

  她舀了俩筒米洗净上水倒入锅中,便撸起袖子蹲在灶前生起火来,沾了油的火折子一吹就着,很快,便将木柴烧的噼里啪啦作响,不多时,锅中的水便冒起泡来。

  步清漪用碎瓦片削了两个洋芋,放在砧板上切片,又割了一块挂在梁上的腊肉,同样切成块。等锅中的米煮的差不多了捞起来,便放油烧热,开始做洋芋炒肉片,直炒的颜色金黄,腊肉焦脆,散发出一股扑鼻的香味,才拿瓷盘装起。然后又做了一个清炒菜心和一个丝瓜蛋汤才将捞干水分的米饭放入锅中,再添一把小火,饭香便阵阵的溢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