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借调北英县

  北英县和八角县是邻居,彼此距离仅有五个多小时的路程。在接到吴智安通知后,我就做了些相关的准备工作,吃过午饭便动身启程,于傍晚时分抵达了北英县,并来到北英县公安局直属的刑警大队报到。

  “涛哥,来尝尝看,这是我们北英县的特产美食。”

  负责接待我的自然是邓梓东,由于到了晚间饭点,他便请我到了当地的一家饭馆,点了一些当地的招牌菜,说是给我接风洗尘,期间还不忘调侃刘志强:“可惜强子没来,他那个大吃货来了肯定不想走了。”

  我笑了笑,礼节性地敬了邓梓东一杯酒,随即跟他聊起了案子:“东子,那案子目前怎么个情况?”

  “凶手仍然在逃,带着枪。”

  邓梓东告诉我这起案件的相关信息:“由于现场留下的福音社相关证物,让我们以及外界都认定此为福音社所为,因此我们目前正在进行反邪教宣传运动,只是,我个人不这么认为。”

  邓梓东告诉我,他自己并不认为这是福音社所策划的无差别案件,更像是有针对性,有预谋的报复行动,我问:“哦?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因为如果是福音社所为,一般会选择在人群密集之所进行此类暴力犯罪活动,这样更有利于扩散恐慌。”

  邓梓东分析道:“因此你们那里的那起麦当当枪击案,可以认为是福音社所为,可我们这边这个,一家五口连人带狗全部死于非命,手段极其残忍不说,时间和地点都相对隐秘,和麦当当枪击案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

  邓梓东认为,如果是福音社出于传教目的而策划制造的暴力案件,一般都会选择人群密集的场所,而很少选择偏僻的民居。

  “此案中没有幸存者,但室内的财物却没怎么丢失,可见凶手是刻意前来灭门的,系报复无疑。”

  邓梓东继续补充:“至于现场留下的福音社相关证物,极有可能是为了混淆视听,把福音社拉出来背黑锅。”

  邓梓东的这番推理,就和邹琳对麦当当枪击案的看法是一致的,或许这个才是事情的真相。

  “你说得很有道理,只是,如果是这样的话,要找真凶也绝非易事,比如说,咱首先得知道凶手的杀人动机。”

  我如是说:“究竟是怎样的深仇大恨,值得灭绝对方五口?而且凶手还是用枪支。”

  “我想到一种可能,就是昨天我跟你说过的毒贩。”

  邓梓东如是说:“我在想,凶手会不会是某个毒贩或者毒贩组织成员?毒贩手里有枪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邓梓东的这个猜测正是我所担心的,如果是毒贩所为,那么事情的性质又不一样了。

  “死者一家是什么身份?有人是警察吗?或者有没有涉及毒品问题的?比如吸毒史之类的。”

  想到凶手有可能是毒贩,我便决定先从死者一家的身份入手,比如如果死者是警察,必然会得罪一些毒贩,被报复灭门也就能够解释得通,另外如果死者本身就是毒贩,那有可能是被同行黑吃黑,而如果只是吸毒者,那就可能涉及拖欠毒资被债主报复。

  我把围绕着毒品二字的所有可能性都给想到了,但邓梓东却表示事情并不是那么回事:“并不是,死者一家人都很老实本分,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社交关系。”

  邓梓东告诉我,死者为三十六岁的刘启明一家,包括他本人,他的三十二岁的妻子李丽娟,七岁的长女刘薇,五岁的次子刘强,以及他六十二岁的父亲刘建军。

  “刘启明两口子都是电子厂的工人,平时除了上班,没有什么社交活动,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他的父亲也是一样,也就打打球,在公园里跟其他老人下下棋,碰上集日到街上摆个摊子卖点儿自家院子里种的菜,左邻右舍都说,他们一家很老实本分。”

  邓梓东描述着刘启明一家的情况:“按照刘启明邻居的话来说,就是实在想不通,这么朴实无华的一家人,怎么就有人会灭门他们,图什么。”

  “也许有些事情外人是永远也不会了解的,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我叹了一口气,道:“眼下我们要做的就是捉到凶手,只要把他给捉住了,一切的谜团就都能水落石出了。”

  我认为与其在这里瞎猜凶手的犯罪动机,倒不如想办法捉到他,邓梓东表示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我们现在正在全力侦破当中,根据现场留下的凶手的脚印判断,此人身高大概在一米七三到七五之间,体重七十公斤左右,推测为三十五岁左右的男性。”

  “有了详细的数据,应该很快就能捉到他。”

  我这样说着,提出要去看看现场:“哦对了,吃完饭带我去看看现场吧。”

  “现在吗?”

  邓梓东看了一眼时间,现在是晚上七点半:“现在挺晚的,要不明天早上再去?”

  “不,我觉得晚上去更有感觉。”

  我坚持己见:“因为案发时间是凌晨,和晚上也差不多,所以晚上去更有感觉。”

  我的想法是,看一看案发地段周围的路灯情况,这有助于我们推测出凶手逃离的方向。

  我跟着邓梓东来到案发现场,此时警戒线依然拉着,门口有辅警在值班,以维护现场。

  “这位就是我提到过的林唯涛警官。这位是我们这里的的辅警陈文彬。”

  邓梓东介绍我和辅警互相认识,并告诉陈文彬:“林警官会和我们一起经办这个案子,我现在带他过来看看现场。”

  “林警官。”

  辅警向我敬礼,我向其回礼:“请多多指教。”

  陈文彬打开了案发院子的门,让我和邓梓东进入,他指了指旁边围墙一侧,上面有一个标记:“当时凶手就是从那个位置爬进院子的。”

  我仔细地看着围墙,上面竟然没有布置用于防止攀爬的碎玻璃,也难怪会被歹人爬进来犯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