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母仪天下

  坤宁宫坐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福临也知道我喜欢静,特点挑了一间位置好的,赐名‘雅静轩’依旧是檀香木床,不过倒请了上好的工匠来做,夜晚闻着那若有若无的檀木香味,特别好睡。

  这时候后宫还没什么妃嫔,独有我这个皇后与几个庶妃,还没有子嗣。顺治皇帝的女儿大多幼殇,能活到成年的只有皇二女。

  知道这些时,我正坐在檀木凳上悠闲地啃着瓜子,许是清秋怕我无聊吧,也不知她在哪里找那么多史书来,给我说着福临铲除多尔衮余党的事,从顺治八年闰二月开始讲起,一直到十八日又罢免一批官员,首当其冲的是多尔衮的宠幸中用的大学士,还有户部尚书、礼部尚书、还有督察院一些官员一律不得幸免,一时间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大臣们更是人心惶惶。

  福临的做法让我真正认识到什么叫“人一走茶就凉”,不过也不能怪他,毕竟已经被多尔衮压制这么久,若是我,也会这样做。

  宫中跟红顶白已成惯例,以前多尔衮的宠臣也没把他放在眼里,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罢免官位也算是最轻的,平常若是撞上皇帝心情不好,一句话说不对就得拿命来偿,就这点来看,福临还是很仁慈的。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膳时候,正想叫人传膳,没来由一句“皇后要用膳了么?怎么也不等等我?”自门外传来。

  抬首一看,一抹明黄色随之映入眼帘,愈来愈近,最终坐在我身旁。

  “朕今日要在坤宁宫用膳。”他朗声道,又朝我笑笑“皇后愿意收留我么?”收留?用词不当,这个词不该在帝王嘴中说出来。

  “皇上能驾临坤宁宫实是臣妾之幸。”嘴角勾起浅浅弧度,犹自笑道。

  良久,侍女端上晚膳菜肴,一股属于食物的香味在鼻间蔓延至深处。

  两道素菜,一道羊肉泡馍,外加一道汤水,雪白雪白的汤汁,一见就让人垂涎三尺,有点像以前在西餐厅喝的忌廉汤。浓郁香醇。

  端起来抿一口,一股淡淡的奶香流入喉咙,润润滑滑,果然不错。“皇上,这个很香啊,怎么弄的?”

  “知道你习惯科尔沁的味儿,特地用进贡的纯奶做的,你要是喜欢就天天吃”

  “皇后有心事么?”他似乎察觉到我的不对劲,出口问道。

  还是说吧,只要不那么明显就行,沉吟半刻,“臣妾没有在想什么,只是平日无聊了就听多了几句奴婢们的絮叨。”轻松的吐出这句话,随口而出。

  “哦?他们他们都说什么了?朕也想听听”目光渐变凌厉,却也掩不住那抹柔和。

  “臣妾听说,皇上罢免一批官员。。。。。。”“那都是多尔衮的余党,若让他们继续留在这里养尊处优,也是一大祸害啊,朕也是逼不得已”话未说完,却被他打住,续接了下去。

  凡是被多尔衮重用,积极投靠他的官员,无论职位多高,一并处罚,绝不姑息善待

  六岁便登上皇位,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管束他,以前那段日子,真不知他是怎么熬过来的。好不容易亲政,现时最重要的是稳定朝纲,重新建立以皇帝为首的新政权。

  迎上他的眸子,微有些模糊,看不清暗藏的情绪。“臣妾明白皇上的苦处,也没说这么做不对,只是赏罚有度,皇上可以按轻重定刑罚,切勿滥杀,上天亦有好生之德”

  目中显现出一丝质疑,久久不语。似有顾虑,半响才开口道:“皇后所言极是,是我顾虑不周。”

  那夜,他留在坤宁宫,却始终未染我分毫,只是两人写写字、念念诗,谈谈这几年的事,彼此大有雅兴。

  时光静好,长乐未央。

  或许就这么简单,可是,又能维持多久呢?这个世上,有多少次“永恒”呢?轻轻移动笔尖,手上却是沉重万分,似乎用尽全身的力气。

  “皇后,你写了什么?”他颇有兴趣地看向宣纸,脸色僵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这是汉代才女卓文君的《白头吟》中一句,用以唤回司马相如之心。

  我在等待他的回话,时间静静流淌,一分一秒像一万年那么长,“我明白青儿的意思”几个字顺着水流一直流入耳畔。

  在一片温暖中闻着熟悉的气息渐渐进入梦乡,当再次醒来时,已是辰时。身边人已不知去向,皇帝每天天不亮就要去上早朝。

  一番梳妆后,“今儿是不是该去给太后请安?”我倪向站在身后的清秋道。

  “嗯。奴婢已着人备了步撵”清秋果然伶俐过人,想的真周到。

  坤宁宫离慈宁宫不远,很快就到了。

  孝庄住的地方并没有想象中的富丽堂皇,而是极尽朴素。内殿装横考究,北面设了佛案,经卷供器等物整齐在上,东西面各放了紫檀玉石花卉屏风,遮住了视线。

  自里面走去,脚步很轻,清代对宫妃的言行要求甚是严格,连微笑的弧度都有专门训练,更别说走路,力度与步差都极其讲究。步入内殿,有人叫了一声:“皇后娘娘到了”

  端正地蹲下,一摆帕子,用标准的请安语调道:“臣妾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万福金安”也不知说得对不对,清装剧里的人都这么说,如今既已成了“皇后”,宫里的规矩多少是要遵从的,毕竟这个时代女子的地位不高。

  “快起来罢,还是叫姑姑听着顺耳”抬眼望着孝庄,只穿了一身蓝绸旗袍,珠玉不饰;以一支素色翠玉簪将发髻挽起,于屋内简朴风格十分搭调。

  “青儿,你终于做了皇后,我等这一日已等了太久了”温和的声音,嘴角含着淡淡笑意,眉目间尽是慈祥和蔼,就像一个平常人家长辈,而不是太后。

  “感谢太后抬爱,孟古青实不敢当,恐难当大任”

  “当初你被皇上召见时,说的为君之道、为后之道讲得很好,你是个很好的皇后人选。福临登基之后我便与多尔衮商议着要选立你为后,你与福临倒也算得上亲密,便私自做了这个主。”顿了顿,又道:“你现在既然做了皇后,理应顾全大局,不争不妒是后妃的必修课,身为皇后更应以身作则,就像你当初说的那样”

  “儿臣明白,儿臣一定尽心尽力辅佐皇上、管制后宫,请皇额娘放心”我从善如流应道。

  “那就好,但愿你不会让我与福临失望。”她不自称太后、皇上,而是“我”“福临”。

  “我听说,是你直接进谏皇上让他对官员从轻发落?”孝庄眉头微蹙,似乎在想些什么。

  后宫不得干政一概是皇室的规矩,古来干政者,轻则打,重则废。我虽说只是随口说了几句,也算得上是“干政”

  连忙端身跪好,“现在大清正立国之初,根基未稳,民心未得。若贸然裁剪官员,朝堂之上必定人心惶惶”孝庄眼中掠过一丝狐疑,之后却是欣喜,见她这样我才放了心,继续道:“若是惹出官僚相争之事,后果必不可想;况谁人无错,若以容忍宽仁之心待人,必得民心”看向孝庄,流露出赞许的神情“臣妾惶恐,也实是无奈才出口建议。望皇额娘恕罪”这句话说得诚惶诚恐,古代比不得现代的民主,在这深宫里更是说错一句话就要治罪,怪不得后宫妃嫔争宠上位的小说体裁层出不减。

  “儿臣谨遵皇额娘教诲”俯身恭敬道。

  “果然是识大体顾大局,真没选错你,慈宁宫必是为你预备的”稍稍停顿,又用警示的语气说道:“只是日后切勿再任性妄为,朝廷之事后宫休得多言,不可擅越。”

  我心中暗暗松一口气,好在毕业考的时候历史拿得最高分,还能措辞说辩。良久,又听她道

  “刚刚太医来报,庶妃巴氏害喜,恐怕胎位不稳,我很担心,你知道的,这一胎若是个阿哥,便是福临的第一个皇子,又能为皇室开枝散叶,整个太医院十分重视”孝庄微皱着眉,不失威仪地长话短说。

  庶妃巴氏害喜,福临的第一个孩子?思绪仿佛被这句话一点一点抽尽,“那姑姑的意思是?”我决定装蒜到底,按照历史的话,大阿哥的娘就是这时候怀孕了。孝庄道:“你是明白的,皇家最忌的就是子嗣稀薄,所以,巴氏从今天开始到生完孩子做完月子期间的膳食由御膳房制作,我打算让苏茉尔监督检查,”“好,那儿臣负责养胎补药,交由而成的贴身侍女清秋负责,如此便保证可万无一失。”我从善如流道。不知是怎样离开慈宁宫的,临走时孝庄的说话还在耳边回荡,缭绕不散。

  ——我知道你与福临十分亲密,但为皇室开枝散叶、广延子嗣是每个皇帝的责任。

  ——既然当了皇后,就该学会忍让,不然就算你们感情再好,有一天终究会落到恩宠尽散的结果。只因你是皇后。

  “清秋,去备一副安胎药,以我的名义给巴氏送去,一定要亲自交到她手上,这第一个子嗣,皇上与太后十分重视,万万不能出差错”也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到自己的喉咙轻轻颤动,极其镇静地吩咐。心如刀割。

  从今以后,我要尽心尽力地做个好皇后,不争不妒,贤惠淑德,就算只为了福临。

  这是我的职责所在。要让别人看看皇后有多贤德,只能选择容忍。才能担得起“皇后”二字,言行举止皆为六宫垂范。

  其实她说的对,帝王最忌的就是子嗣稀薄,直接威胁到朝纲江山的稳定,儿女之情比起国家大事总是轻了一截,论语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礼记大学篇说:“有家才有国。”自古以来,为了大事,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不能这么自私。

  只因我是皇后。大清的皇后。

  “伶儿,吩咐人做些宫里常用的点心过来,以后就不必每样都是科尔沁的‘特产’了。”芳伶应了声便去准备了。

  回到宫里已是午膳时间了。清朝皇室大多遵循一日两餐制,这与满洲的生活习惯有关,中午也就是用些点心之类的,在坤宁宫内设有专门负责点心的小厨房,做些科尔沁风味的菜肴,这点他还算体贴的,不过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腻味,这次真想换换口味。

  不一会儿芳伶便出来了,身后跟着两个宫人,手中端着长方形的漆木盘。芳伶首先端上一碟奶白色的糕点,表面光滑得透亮,很有弹性,里面还含着大颗的西米。卖相倒是不错,“这道倒是挺有特色的”看着颜色像椰奶糕,可椰奶糕不是这般粘稠,奶白色中带着一点淡淡的浅黄,其中的莲子和西米饱满融合,清晰可见。

  “回娘娘,这是莲藕西米糕。厨子花了好了些心思呢,用的都是上好的莲子和西米,别的宫里都没有的。”听她这样介绍,便夹了一块放进嘴里。糕点滑而不腻,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粘稠,莲子的清香与西米的清甜交融,让人舒心。

  这会子她又端上其他样式的糕点,有一样酥卷,看上去和小时候在面包店里买的那种五角一个的牛角包,明显是用了心意的,盘子上雕着两朵月季,又尝了尝,里面竟真的裹着鲜花汁子,不浓不淡,味道适宜。“娘娘,这是月季卷,这节气月季开得正好,便想了这法子让娘娘尝鲜儿,里头全是新作的鲜花汁子,不甜的,知道娘娘喜欢清淡的,特地都滤了甜味”

  “吩咐下去,让厨子做一碟墨菊卷和一碟牡丹卷给太后送去。本宫入宫以来太后多加照拂,自是要谢恩的,叫个稳妥的人送过去。”太后宫里种着墨菊,墨菊清新怡神自然是好的,牡丹是花中之王,雍容华贵,衬着墨菊的清新宜人,太后自然会喜欢的。

  用过了点心便躺在贵妃榻上看书,拿的是《女则》。作者是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深得宠爱却也端庄贤惠,堪为皇后之典范。

  “娘娘,已经吩咐妥当了,太医院会用最好的药材给庶妃熬制安胎药。只是奴婢不明白娘娘为何如此上心,巴氏出身不高,即便是生下皇子也没资格晋位分,娘娘大可不必理会。”

  “本宫身为皇后,自有责任保妃嫔的安全,巴氏出身卑微,若她生下皇长子,姑姑和皇上都会高兴的,她们暗地里怎么斗都不打紧,别危及皇嗣就好,母亲与人结下怨恨,应与孩子无关”后宫这么多人,唯有巴氏是第一个怀孕的,别人哪里能好受呢?表面风平浪静的,心里头指不定恨极了她,我有义务让她们和睦相处,心口如一。就如《女则》所说:慈爱妃嫔,后宫无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