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聚会

  该来的还是会来的,放假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有几件事是必须要去做的,班级聚会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聚会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性别在这里面也起到关键的作用。男生的积极性要大于女生,反正都是玩,和一群同学一起玩,男生更乐意点吧,我是这么想的。

  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会主动出来负责联系的人。

  寒假还没有开始时,班级的QQ群中就开始了预热了,各种任务的分配。

  等到大家都到家了,这项活动也就顺利拉开序幕了。

  大一的那个寒假,第一次班级聚会,几乎人都到了,那个热闹啊!

  人总是喜欢表现的,每个人都在诉说着大学里的新鲜生活,每个人都想把别人的生活比下去。即使才离开高中这么短的时间,我们已经开始沾染上了社会的习气。

  后来,暑假的那次聚会,人就变少很多了,每个人都开始了新的生活,老朋友就只属于思念了。

  当然,我每次都会去,反正我每次都没事干。我喜欢那种聚会的时候坐在角落看着那帮曾经熟悉的人一点点的长大的感觉。这就像一部电影,平淡无奇,却那么真实。

  每一个微笑都被胶片渲染成了时间的黄色,每张脸也开始一点点的扭曲进了时间。也许有一天,我会心血来潮的将它们拍成电影,但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想看。

  每次的聚会前,那些联系的人总会在一起抱怨,抱怨那些不愿来的人借口是多么的幼稚。听多了,我就觉得,我们真的越来越社会化了。在高中的课堂上,不愿意给人抄作业,就直接说不愿意。但面对一场不想来的聚会,却总是找那些违心的借口,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成年人生活的那么的累吧!

  “屁猪”和“老牛”是每次的联系人,每次我也会帮他们打电话。

  “屁猪”人如其名,是个爱放屁的家伙。那时候高中上自习课,他总是会放一个很响很长的屁,然后微微一笑,若无其事的继续写作业。后来班级后面的那帮男生起劲了,每次“屁猪”放完屁,他们就拿张纸给他打分,最后还要找个人出来做一番点评。当然,他是毫不介意我们叫他“屁猪”的,反正当我认识他的时候,大家已经这么叫了。

  “老牛”为什么叫“老牛”,我也不知道,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屁股大,有一次遇到他初中同学,聊天中得知,当时他的大屁股就已经全校有名了。

  他们两个是当时我们班的哼哈二将,但他们两个只要一到一起,肯定是吵个没完。有一次有同学和他们一起去黄山旅游,最后回来的时候也不觉得黄山怎么漂亮,但哼哈二将一路的争吵却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最后的结论是,以后出去绝不带他们俩出去。

  每次的联系都是在原来高中的办公室里进行的。一大早被他们喊到学校,已经有几个人在那开始工作了。寒暄一下,拿过名单一个个打过去。

  “喂,小芸芸啊?”

  “屁猪”那风骚劲又开始了,房间里开始哄笑,但大家都不敢发出声音。“老牛”赶紧按下了免提,大家立马凑过去。

  “你谁啊?”

  那边传来一个很凶的声音。

  “我,你都听不出来啊~”

  那妖气的声音让我们每一个听到的人都想吐了。

  “啪!”

  电话挂了。

  空气停滞了一会儿,大家哄堂大笑,一起调侃“屁猪”。

  他自己是相当的无所谓,一脸的笑意。真怀疑这小子是不是在这方面经历多了,脸厚得已经超越了人类这种族群了。

  “喂,我是‘屁猪’啊。”

  “‘屁猪’啊,我还以为有人恶作剧呢。什么事啊?”

  “过年前,班级聚会,你有空来吗?”

  “啊,聚会啊。有几个女生来啊?”

  “当年我们班女生本来就少,有几个彻底失去联系了,还有几个还没回家呢,所以加上你差不多5,6个吧。”

  “这么少啊,兔子去吗?”

  “她做兼职呢,没时间,她是很想来的,可我们通知晚了。”

  “哦,这样啊。我好像不行哎,我妈妈让我在家陪她。”

  “就吃个饭,大家见见,花不了多少时间。”看来“屁猪”是有点急了。

  “那具体几号啊?”

  “腊月二十三,怎么样?”

  “那不行,我们家那天回乡下老家,下次吧,下次聚会我一定去。不好意思了啊。”

  “好吧,再见。”“屁猪”不情愿的放下电话,手一摊,一副无奈。

  失望,穿梭在房间里每一个人的脸上。

  “她暑假那次就没来!”

  “老牛”气愤的说。

  “这些女生也真难请,又不要她们干什么,一点理科班女生的样子都没有。”

  “算了,何止女生难请啊。有的男生也他妈的女人样。”

  “下次,我不联系了,谁要聚会谁自己联系。”

  房间里几个大老爷们开始了抱怨,但抱怨归抱怨,电话还是要继续打。“屁猪”是一点没被这情绪感染,逮着女生的电话,就死皮赖脸的跟他们聊。我们的严重鄙视也在他那绝缘了。

  当聚会真的来临时,我突然觉得这像极了每年的春晚,总是那么几个固定的活动。开场总是要跳个大舞蹈的,然后主持人是要讲话的,冯巩是要说句:想死你们了。赵本山的小品还是要等的,跨年的时候是一定要念对联的,最后还是有《难忘今宵》的。从我开始看春晚,春晚就和新闻联播一个样了。每年过年前都炒作的天上有,地上无,等播出了也就那样。导演自己不努力,开始怪观众众口难调。而老白姓也开始抱怨这过年越过越没有年味了。

  而我觉得,这聚会,越来越没有聚会的味道了。

  用不着等所有人到齐,大家就可以开始吃了。酒桌上,大家互相的敬酒,不熟练的用着那些从成年人世界里学来的话。有些人开始一个个的发烟,有的人开始吹嘘自己的私事。坐在角落看着这些人,原本他们是多么的单纯,可现在他们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曾经因为这向朋友抱怨,他听完后告诉我,不是他们在成人的世界里走太快,而是我慢了。怎样就算成年了?不是说学校给你举办个成人礼,你就成年了。也不是说,你认为穿西装打领带是成年的标志,而你不做就算不成年。

  成年是由不得你的,别总想着用主观去控制客观的存在。

  也许,我真慢了。

  酒桌旁的每一个人仿佛都在参与着这场热闹的同学聚会,但每个人又都在被手机束缚。现在出去聚会,每个人都总是心不在焉的参与者,眼睛看着手机,耳朵听着聊天,一心二用,互不影响。

  有一天,当我们发现即使那个人就坐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却只能通过手机才能和她交流时,我们会不会觉得手机的发明变得多余呢?

  每次吃饭,大家总是一边说笑一边玩手机,QQ也好,人人也罢,社交网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交流,而不是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本末倒置成了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情。

  还有就是恋人的短信。

  现在恋爱的人,恋爱好像就是失去自由。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和什么人都要时时刻刻的汇报。隔一段时间还要问安,要不然就是对另一半不够关心。难怪现在的爱情中有那么多谎言,很多事都是逼出来的。

  手机开始振动,是殷沝媱的短信,无非就是那句“在干嘛”,这句话在我手机信箱里是仅次于“嗯”的一条。汇报完了我的所有情况,她的信息也消失了。看着桌上其他几个玩手机的同学,那一副副丰富多彩的表情,不知道在表演给谁看。

  “尚燚璘,我敬你一杯。”

  思绪还没有开始,就被打乱了。拿起酒杯刚要喝,就被制止了。

  “太不够意思了吧,就用果汁和我喝,看不起人啊。至少要酒吧。你看我一杯,你随意。”说完,他仰头就喝了。

  无奈,只能喝了。

  “首富啊,我哪能不给你面子,我是先喝掉果汁,再倒酒嘛。”

  为了不让他继续纠缠,我只能一杯都喝了。在他们的吹捧中又被他“逼着”喝了一杯。

  其实我对烟酒是极度厌恶的,烟的危害自然是不用说,对于酒,我主要是不能接受啤酒,对白酒我从没喝过,也就没有什么感觉了。

  对于烟,如果不是真的想,我永远不会去抽它,因为那就是一种做作;对于酒,我觉得那是一种文化,用来买醉毫无意义可言。所以也许我还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那个位置,烟酒还是应该和我无缘!

  敬我酒的是我们班最有钱的,我们都称他叫“首富”。

  高中时,他坐我后面,很腼腆的一个男生,都不怎么说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看书。其实以他家的情况,他根本就不用这么认真的读书。以富二代的成长方式,他完全可以出国留学的。但高中时候的他算是颠覆了我对富二代的所有认识吧。

  大学后,他真的算是变了一个人。父母在他大一结束的时候移民了,他一个人留在国内,边上学边经营他们家企业。从他身上得到的结论就是,社会才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就是个屁。

  看着他现在在人群中一副领袖的样子,谁还会记得那个曾经上课回答问题都听不清的男孩呢。

  结束吃饭,大家开始了各自的安排,女生很简单,要么去逛街要么去唱歌。最后她们有了更好的决定,先去逛街,男生去KTV等她们,等她们逛累了,就去唱歌。理科班女生都是宝,男生就这么理所当然的服从了。

  男生会分三批,一批去陪女生唱歌,一批去网吧开黑,还有一批就这么回家了。而我既不会唱歌也不会玩游戏,更不愿意回家,结果就是随大流。

  以前觉得不会玩游戏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我们也不是什么天才,在有限的精力下,总得有点不会的东西。可后来有一次听殷沝媱说起他们班男生经常去网吧包夜玩Dota,问我会不会。看着她那不经意间流露的崇拜,我真想说会,可后来还是沉默了。结果在她心中,我就好像不是一个正常男人了一样。当我们分手很多年之后,再次见面的时候,我就想让她知道,我现在也会玩游戏了。可在那时的她眼里,我又变得无比的幼稚了。

  错就是错,怎么改,也还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