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只是表面的淡定

  一个人大半生的时间都在清除少年时代种在脑子里的观念。这个过程叫做取得经验。——巴尔所克

  施初莺感到从颈部到整个后背都顿时被一股热流覆住,心脏跳跃的节奏也慌乱了几秒,幸好她还注意得到自己身边的情况,因此表面仍维持着一副淡定的样子——施初莺通过这些年的某些经历可以看出自己是能够维持住表面的淡定的,比如去见自己喜欢的明星,她总是一群人里最安静淡定的那个,即使心里很激动,表面看起来仍是风轻云淡。

  然而,真的只是表面上的淡定,如若有人此时让她做点什么,绝对可以从她的动作里看出她的不淡定。

  不过,施初莺仔细想想,她发现,她见到喜欢的明星和叶炙阳靠近她时的那种感受是不一样的,虽然都维持着淡然的面容。

  见到喜欢的明星时,施初莺感受到更多的是轻松和幸福,脑袋里可以一瞬间跳出很多美好的回忆。

  而每次靠近叶炙阳,她的脑袋都是抽空了似的,就像在考场上答着试卷时发现这一题记不起怎么解答了,跳过,然后发现下一题仍不知怎么解答,又跳过,而后发现一整片下来几乎都没能填上答案,被抽空的脑袋里猛地响起一记锣声,震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施初莺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她后来回忆起那次和叶炙阳同桌考试的事,她总是遗憾自己修行不够,才在叶炙阳面前露了糗态。

  初中的时候施初莺喜欢记录身边发生的事,她后来翻起那些本子,就能细细回味初中里发生的不少往事,但翻遍了初中时她记录的那些文字,关于叶炙阳的文字却寥寥无几——那时候的施初莺没有勇气提起他的名字,不但身边的朋友没有一人知道,她也几乎从不写和他有关的文字,她很怕哪天她的父母或者前来做客的朋友翻开她的日记本看到他的名字,对于这种预见到的可能存在的危机,她不容许它存在任何隐患的苗头,于是她将和他的那些故事只藏到了心里。

  一直到初三,她才隐晦地在一篇文字较多的日记里藏了些关于叶炙阳的文字——

  “是青春迷懵的思绪?是有这么点。原本平静的心被他的出现搅得直起波澜。每次见到他,我的心里总像踹了只兔子。但我只能把这种情感藏于心里,希望岁月之水能冲淡它。有人说这种情感只能坚持30个月。可30个月马上要过去了,为什么,我内心的波澜越来越大。而且,老天爷也许又开了点玩笑……我该怎么办?现在毕竟才初中,放弃吧,把它放在心里变成一个永远的小秘密。也许几十年后,当我回忆这个小秘密时,我还会笑当时的我怎么这么傻呢!”

  哪里傻了呀?现在的施初莺重看那时写的这些,倒觉得那时的自己的选择或许是最适合她和叶炙阳的选择,如若她真有那个胆,在初中时向叶炙阳表白,可能结果不一定比现在来得好,这或许就是李老师那句“暗恋是美妙的”所要表达的吧。

  但人往往是贪心的,常要任何事情都尽量朝着最好的轨迹和方向运行,然后得到最美好的结果。因此人们常是感叹:如果当初我选择了那样做,现在就能过得更好。

  “如果……那样……就更好了”。人们轻松地说着这些假设,在遗憾着后悔着,却没有思考过当初的自己面对当时的境况,为何会做出那样的选择,现在的我们已成了过去的我们的局外人,常说当局者迷,局外人也不一定能看得清局内人的境况和所需。

  施初莺也常后悔和遗憾过,可是后来她可能有点麻木了。人们说人老了就喜欢回忆了,有段时间施初莺就特别喜欢回忆,但那时候她才二十出头。在临近三十岁的时候,施初莺却将视线从过去抽回,又将它们伸至很遥远的未来,她开始疑惑到底是什么推着人走完属于他们各自的人生的。

  疑惑如雾气在心里积压着,让她内心更加迷茫。人这一世,选择热情和选择冷漠对待的事,结果或许很不一样,可无论得到和失去多少,人最终的命运都归到那六个笔画的汉字里。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只是,以前的施初莺没有注意到这些,现在的施初莺注意到了却懵了。

  “初莺,初莺?”施初莺感觉到有人在扯她的衣袖,她才似醒非醒地看向那个拉她的人——站起来的米彤正用怪异的表情俯视着她,小声又无奈地说道:“你傻了?”